笔记·日志·素描 HD8.7分

笔记·日志·素描

乔纳斯·梅卡斯
蒂莫西·利瑞,艾德·艾姆许维勒,Franz Fuenstler,杰克·史密斯,Mario Montez,尼可,伊迪·塞奇威克,安迪·沃霍尔,朱迪丝·马利纳,Storm De Hirsch,诺曼·梅勒,艾伦·金斯堡,约翰·列侬,小野洋子,Leo Adams,斯坦·布拉哈格,卡尔·西奥多·德莱叶
纪录片
美国
1969
英语

超高清播放

猜你喜欢猜你喜欢

相关资讯相关资讯

影片评论影片评论

单击刷新

用户评论

共“30”条评论
  • z
    @z 1 有用

    3.5。整體還是失望居多。有幾個手法挺有啟發,像是疊加運用和用倍速的方式「操控」人物。幾乎是將劇情、場面調度全部捨棄來換取影像的自由流動。但在極具震撼力的馬戲團段落後就只剩下殘害眼睛的功能。這不只是觀眾在感受作品上的一種妨礙,個人認為更血淋淋的加深攝影機對景物的剝削感。淪為為炫技而炫技的手段後那份隨心所欲的恣意感也不負痕跡。就像是沒有鋪成的三小時《男歡女愛》式蒙太奇。結果看完反而對馬力克respect了起來,幾乎是聲嘶力竭的在想故事來配合這個形式⋯

  • 蓝色幻想星球
    @蓝色幻想星球 0 有用

    录像记录生活这件事本身是具有诗意的,录像,文字各有各的功用;导演的片名与内容形式也意外的契合。

  • 索里提亚
    @索里提亚 0 有用

    虽然是私人影像,但请看作者的朋友圈:列侬和小野洋子、德莱叶、安迪沃霍尔、雪莉克拉克、金斯堡、纽约地下电影等人...用Bolex 拍的画面的颜色和材质,比现在的工业电影的调色有感觉多了。Jonas Mekas 难道是家庭录像和 Vlog 第一人吗...然而时间太长,再加上我喝了酒,还是分心了

  • 川
    @川 0 有用

    8。夜店那段太迷人(塔伦蒂诺赶紧爬天天搁那装深沉)。笔记记录日常直观感受和体验,日志将其转化成想法和思考,素描是一种重现或创造。技法沿袭李希特,主要靠运镜、降格与取景画面变化模仿音乐形式,不同于爱森斯坦、德莱叶(通过动作和运动实现),但无疑两者均重视剪辑。主要缺点是不能从多次重复的技法中看到更多创造性的东西,因而略微难以忍受。比戈达尔亲民是因为本片没有在本身就抽象的形式上再加上爆炸性文本密度。

  • JeanChristophe
    @JeanChristophe 6 有用

    影片起首第一句写着:"献给光(dedicated to LUMIERE)"――这乃是一切影像的命运.作为组装品的作品本己地意味着聚集和分享:将物放在一起,为了我们又向着我们,置于光亮之中.它唯一的目的便是"使……能看",那么电影的观看与平常的看终竟有所差别吗?在前者中,我们能够看自己的看,并看到自己在看.作为动词的普通的"看"要求着有所被看,它本身不能被看;极度私人的影像作品则令这一基础的区分被取消了:它没有也不必有"内部",无法也无需"进入",故看与被看物乃是同一的――我们发觉自己目睹着一个人献给光的一首生命的礼赞,在这一瞬间的诗意中,to be is to see.

  • Moodlebug
    @Moodlebug 1 有用

    两种祛焦虑的反驱影像:生活本身(纪录片;老友记)、抽离(实验影像)。共同点是从不expect,且每个此在看似boring无意义,但总会有惊喜、意义和美。何况<瓦尔登>是二者糅合。驱力影像的悬疑若反转得住则还好,若承托无能则比无驱影像更遭人失望;强定生活目标若实现得了则还好,若出现无能则更易陷自暴自弃。不如在每个当下高调,并理解存在与爱。二刷仍最喜第一卷,日落烟袅之旅总想截图,却发现动态美无法用任一瞬代表。喜欢那胶卷质地,若现今影剧油腻色质味同嚼蜡,那这类简直如同滴了少量青柠汁的干面包,颗粒疏松,清新,朴素。整六卷仿佛乘坐高速时光列车,瞬逝的记忆切点闪掠而过,全然非稳,不可久捉,在巨响的空气流体中震弹闪晃。它的闪逝非因运动的不完整,而因我们的大脑无法接继这非现实的能指,它属记忆结构的真实。

  • 第八封印
    @第八封印 0 有用

    在抽帧上发现了一种惊人的舒适的节奏,将几年的家庭录像浓缩进三个小时内,这种速度感在那个年代会被开超速罚单吧

  • TWY
    @TWY 9 有用

    这是什么神仙结尾?哦是的,只是影像,什么也没发生,观看它,不需要理由,观看它就行,观看来来往往的角色,观看自然的韵律,观看生活,梅卡斯告诉我们一切都是电影,只需飘荡在这影像之海中。

  • 消亡之人
    @消亡之人 0 有用

    很难描述,非常放空。 比起说它是诗或散文,还是觉得它更像作者写作时的意识流。 只是对我来说依然是太长和太私人的。 而如果说它代表着某种“纯粹的影像”,我刚好又一次确证自己不是一个影迷。 有很多小标题式的字幕。字幕上一般是各种名字和一些说明性的文字,这些姓名、地名、代词、表因果关系的介词,似乎恰恰是影像很难表现出来的东西?

  • 丁一
    @丁一 6 有用

    东鳞西爪,吉光片羽,梦幻泡影,如露如电,电光影落剪时光,断电疾书现代诗

  • 神砷珅深
    @神砷珅深 0 有用

    镜头晃动、抽帧、快镜头和影像的私人性质及无序性确实使得观看过程中需要暂停或者不自觉走神(附带眼瞎),但全片充满了各种朴实真挚的画面,以及Mekas不时念叨的缓慢却具有一种诗意魔力的单词组合,使得这部实验性作品某种程度上具有了可阅读性。Jean Cocteau的梦,Carl Theodor Dreyer, The Velvet Underground和John Lennon的纪录太棒了!

  • 喂饭
    @喂饭 6 有用

    8.0 纪录片中的《莫里埃尔》!可谓过去的进行时,影像是为了让回忆用另一种姿态活在当下。毕加索说绘画是他写日记的方式,用摄影机纪录又是另一种。而让静止的绘画在观看的过程中突然活过来似乎有点困难,而流动的影像却可以做到。这个“活过来”的过程,就是家庭录像重生为影像的过程。

  • NanSLi
    @NanSLi 5 有用

    +无语凝噎。掠夺风的气息,城市的影子在我的手臂上,或者瞳孔里。记录随时间淡化的色彩:忘记了呼吸,几次从缺氧中惊醒过来。沉迷于影像,摄影机视线很模糊。拍摄生活或人物需要一种节奏与强度,从内部来看生活。嬉笑与张狂的人像写照,注入另一个鲜活的段落。赤着脚走在草地上,如何形容:我所见的世界一无所有.

  • Meng
    @Meng 6 有用

    Jonas Mekas映前介绍说:There is nothing experimental about my life. "Experimental" will only mislead people.

  • Alain
    @Alain 3 有用

    第3000部纪念。用影像写作日记,或许……也应该用影像写作这部电影的评论,像关心语词那样去关心每一帧的真理,运动如何发生,时间如何再现,世界如何成为电影而电影又如何成为世界。

  • 小黄兔
    @小黄兔 2 有用

    wherever I went, I look for beautiful soul.

  • 狐不鸣
    @狐不鸣 1 有用

    拾起一卷卷蒙上微尘的胶卷,我开始回顾这些家庭影像和地下电影,关于纽约、关于朋友、关于电影、关于生活。从电影史出发处理它们,把笔记打在字幕卡上,让音乐填充生命情感。记忆的片段飞速前进,熟悉的场景不停摇晃。将影像作为日志,用电影素描人生。 是的,私影像是很难进入的也无需进入。为自己拍电影,创造自己的电影史。我看见的不是你看见的,我感受到的是你感受到的。

  • DeckardYang
    @DeckardYang 6 有用

    【5+】有了本作,足矣证实电影是“视与听”的艺术。依靠图像组接思绪的跃动,呼啸而过,不只是让他人目睹记忆再现,也与其共同流动,经由“剪辑”的魔术,呈现出生命和世界的节律,内蕴美妙的运动、坚实的物质,诗意也自然流露。当然还有对光线的颂歌:DEDICATED TO LUMIERE!

  • 鸭鸭
    @鸭鸭 9 有用

    它在梦与现实的交界处,而我在眩晕的临界点上体验最大程度的舒适。我曾不齿于记录生活的碎片,认为这会影响欣赏当下风景的沉浸感,但是这几年我才真正强烈感受到纯粹的记录能复制美,帮我们与日益消退的记忆抗衡。 胶卷、影像、记录、创造,它们都是珍贵的东西。波光粼粼的湖面、小狗、落叶堆、爱……这些细小的东西组成庞大的生活,它们让我流泪。

  • 谋
    @谋 1 有用

    #DVD 长评 - 听到内心。实验性很强,音画分离处理。与后作《当我往前走之时……》同一种风格,本片给我的感觉是传递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性表达,是“我”的经历,影片在影像提供的画面更中立一些,而声音却是帮助建立“价值”的部分。视觉上,与《当我…》同样的多重曝光,跳切,降格跳切。听觉上更多用于输出情绪,当音乐的情绪与影像方向相同时,为整个视听提供更深的情感输出,而当与影像相悖时,割裂感带来的张力是非常大的。印象较深的一场戏是画面的婚礼与声音的战争的搭配,美好的契约与残酷的现实交织下带来的冲击力非常强。交响乐,爵士乐,手风琴,管风琴,合唱,圣歌,钢琴曲都有出现。《Missa Luba: Sanctus》也有在片中出现,梦幻联动《如果》,可以感觉出作为同一时期的作品,对于反战反殖民的看法是很相似的。

  • qw0aszx
    @qw0aszx 7 有用

    家庭录像剪成实验性作品,对记忆过去的追溯之情和记忆的模糊断裂融合在一起,对于上世纪美国地下电影者私人化生活的一瞥,三小时看下来一点都不闷,还有布拉哈格、德莱叶、约翰列侬、安迪沃霍尔、小野洋子等人的露面。9.0分★★★★☆

  • 碱水结
    @碱水结 1 有用

    【4.5 】跳跃的画面,连贯的声音,像空中盘旋的雪花,像前方闪光的水面,随意飘扬,随意晃荡。最喜欢第四卷,狗狗依偎着人躺下,一起在雪地里跳来跳去。他们谈论,吃贝果,跳舞,参加婚礼,不断拍照,他们生活。

  • 云雾敛
    @云雾敛 4 有用

    倘若说真实电影的技法启发了后来纪录片的看见即经历,那个人想法无处不在的作者实验片反倒是比真实电影更能有感情的表达时代,虽然目光更聚焦与受拍摄者控制,但也难得的是内里充沛的让人膜拜,克里斯 马克是,本片导演也是,究其根本是因为没有完全客观的电影,而创作力又是电影的根本。

  • 达力猿
    @达力猿 1 有用

    SAC. Celebrating what I see is enough pleasure. 用“素描”的手法去摄影、捕捉日常和事件,挺新奇的概念和实践,电影的时间单位是帧,摄影和剪辑将时间重新创造。但这个跳帧的速度真的不太具有观赏性啊(说保守了,三个小时,出电影院感觉已经瞎了)。相对来说喜欢roll 4. 5. 6,车窗外的落日、雪地、纽约的冬天、草地上的女人,看到make love not war的影像也挺奇妙的。以前觉得,必须得逼自己看一些没见过的东西,现在好像已经能从中找到乐趣,即便不太合口味,也能获得一些新的体会。梅卡斯,就看短一点的吧...

  • 持人的摄影机
    @持人的摄影机 1 有用

    8.5/10。①身边的各种动人细节的合集,影片整体充满了一种生活化的诗意。②有时快镜头有时正常速率。剪辑碎片化。大量杂音或配乐,有时也有其他的画内音或者旁白。有时还有双重曝光。剩下的影像技法皆被抛弃(构图、调度、等)。③画面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运镜或剪辑过快、快镜头)而一闪而过/难以看清,这营造了一种如梦般朦胧的诗意感。④其实影片的人工操纵感还是很明显(快镜头、配乐、高频率的剪辑、过于抖动的运镜等),所以影像技法没必要抛弃地这么绝,现在这个情况导致影像表意深度被大大限制。⑤时长太长,把观感的诗意拖成了疲累。

  • 伍月
    @伍月 7 有用

    【S】!!居然看哭了,但并非感动,完全体会到昆汀哭《重庆森林》,在如此至纯的影像面前我如此渺小。浮光掠影,真正返璞归真的作品:这哪是纪录片,更非剧情片,它否定了一切,得以成为电影本身:第一次直观纯粹单纯的触碰到原始电影的力量,也绝非单单是影像的,而是一场奇妙的声画配合交织的错位游戏,抛弃了表演与调度,隐匿了剪辑与设计。感官世界:不光抛弃了情节,甚至形式都不重要了,完全感官至上,直觉成为一切。属于最难拍的电影,我相信作者在拍摄的同时是没有创作意识的,而只是一种discovery,电影的潜能果然是可以被无限发掘的。唯一的遗憾是仍不太节制与统一,3个小时下来还是感到疲倦。

  • _8estrid
    @_8estrid 5 有用

    预感:只要素材拍得足够多,就不怕没得剪。看下来有清晰的结构,剪辑手法熟练到随便玩。而且作为个人太有钱了吧,胶片固定镜头拍摄一整天,几分钟放出来。每一帧都截下来估计能po好几年。vlog第一人Some flash makes me wanna cum (有人打瞌睡大换气发出了一声马叫,哈哈哈哈哈

  • 枪杀杰西詹姆斯
    @枪杀杰西詹姆斯 0 有用

    可能与现在的季节有关,全片最能引起我情动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雪,不再是对寒冷的畏惧,而是去体验,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色彩变得如此鲜明和纯粹,哪怕是浅色的大衣也令眼睛愉悦。如此反视觉的镜头切换速度和帧率,梅卡斯的日记电影仍然散发着影像天然的感染力,摇摆在物质现实的复原和质疑之中,但拍下来的毕竟还是可感的,想想自己去翻阅之前匆匆记下的碎片化日记,往事在脑海中翻腾的姿势同样也是倍速和破损的,语言与意识的感知能力却不如“电影”可见,所以梅卡斯疾呼:我要拍电影了!不禁在想,是否所有种类的抵抗流畅叙事的前卫电影都是某种程度的纪录片,都是各种物质和材质在胶片上留下的痕迹,哪怕是幻想型的。B站上有精心做过字幕的kino lorber蓝光片源,其实想想也神奇,九区时代我就收藏到碟商做的6D9合集。

  • 欢乐分裂
    @欢乐分裂 8 有用

    用影像记录肉眼可见的光影流转与时光动态的变化,画框内外同步发生的时间延展,当情感、记忆和生命的体验都融入到镜头里,这就是记录的意义。“内心没有蒙受过苦难是无法前行的。我活着,所以拍电影。”

  • 好样的
    @好样的 10 有用

    三个小时一点也不长。有一个古灵精怪的梅卡斯带着你一起用双眼去狂欢。拜见了德莱叶。约翰列侬。也撞见了过马路的布拉哈格。好像摄像机就那么随意地开着。也好像他永远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对每时每刻都有细腻的依恋。

返回顶部